口述历史2:
树人中学的新生
1949年11月29日,重庆获得了解放。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成长于战乱频繁之秋的树人中学也获得新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重庆的解放极大地激发了树人中学师生的革命热情。广大学子,投笔从戎,踊跃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掀起了学生参军的热潮。1949年12月16日,中三班、中九班、中十一班、十四班、十六班等班级的学生七、八十人参军入伍。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为了“保家卫国”,树人中学的学生响应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号召,又有100多人报名参军。1951年1月26日在重庆大学团结广场集体入伍。体育教师石国栋、杨春茂把自己的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都送到了部队。杨春茂老师还应邀到许多单位作报告,介绍送子参军的动人事迹。参军的树人学生在湘西剿匪的战斗中,在朝前线浴血战斗,有的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有的立功受奖,有的在国防科技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0年寒假期间,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西南工委同重庆市工委在重庆通惠中学联合举办学生干部训练班。树人中学学生李昌寅(新青社—中共地下外围组织——成员)和黄啟璪、冯道纯、李念其参加学习。经一个多月学习培训,四人被发展为青年团员(李昌寅由新青社成员直接转为青年团员),3月6日举行宣誓。这是树人中学的第一批团员。随后,学校建立了团支部,黄啟璪任团支部书记。新年团组织在宣传抗美援朝、参军、参干的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2年12月,树人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公立中学,更名为四川省重庆第八中学校。1954年8月,刘隆应同志调来八中任副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工作。1955年9月,关长辐由市教育局任命为八中第一副校长,学校主要领导才开始稳定下来。1956年9月,学校党支部建立,关长辐任党支部书记。从这时起,开始了关、刘二人长达十余年紧密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开创八中光明前程的新时期,八中工作才出现新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