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重庆市第八中学的一位教师周敦鸾。说起八中,人们首先会想到名校的光环,其实我与所有中学教师一样,每天都和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朝夕相处,每过三年就与一群群成熟懂事的孩子依依惜别。
2011年6月14日,与我相处3年的孩子,一个个背着书包,恋恋不舍和我拥抱,说“周老师再见”时,我从心底又涌起一股熟悉而又酸涩的滋味。是啊!二十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孩子就这样与我告别,我就像学校门口那盏不知疲倦的路灯,默默地为路人传递着光明。
刚到八中,我接了一个初三毕业班,并当班主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8中是大家公认的重点中学,每一个学生都背负着父母的厚望。我能带好这个班吗?我想,我虽然不比别人聪明,但我可以比别人更勤奋;我虽然不比别人高尚,但我可以比别人更真诚!每天,我从早到晚拼命地工作,熟悉班级的情况,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一个多月下来,当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在变化,班级成了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我和孩子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一天,在翻看自己的教学笔记时,忽然看到一张学生写给我的小纸条:“周老师,天气转凉了,多穿衣服哟!”结尾处还画上了一个小小的笑脸。那一刻,我心中无比温暖。多可爱的孩子啊!我给他们的,也许只有一点点平凡的爱,但他们回报我的,却是人世间最纯洁的感动!这,也成为我坚守教育事业的巨大动力!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而我却要说,那是因为我们还不懂他们,没有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有一年,我接手一个新初一班主任,班上一名学生性情异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经常与同学打架,到后来发展到谩骂、诋毁老师,同学们个个敬而远之。与他单独谈了几次后,效果并不明显,我决定家访。孩子的父亲听了我的陈述后,憋了半天没有说一句话,然后突然扑通一下跪在了我面前,撕心裂肺地哭喊道:“都是我们做父母的对不起老师啊!我明天就把孩子转走!”我赶紧把他扶起来,顺手拉过早已吓得缩在一边的孩子,轻声说道:“不要着急,让我们给他一点时间,相信他会改变的,我有信心!”说完这句话,我用坚定的目光示意了孩子一眼,转身就告辞了。第二天,我交给孩子一封信,在信中,我只字未提他的表现,只谈青春叛逆期应该怎么做事,怎么做人。看完信后,他一整天都表现得很沉默。放学前,征得他的同意,我在全班读了这封信,并宣布聘请他担任我的“班主任助理”,协助我处理班级事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天天找他谈心,不断鼓励他树立信心,我还有意识安排他帮我做一些事,协助我组织同学开展一些活动。慢慢地,他与同学们的关系改善了,对班集体的工作积极了,学习劲头大大提升了。我决定趁热打铁,大胆选拔他为班级第一任副班主任,全面代替我管理班级日常工作。就这样,一个性格偏执、交际困难的孩子蜕变成了优秀班干部、老师、同学交口称赞的好学生。如今,这位孩子已参加工作,并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我只是孩子们漫长人生道路上短暂的同行者和陪伴者,但孩子们却使我成为精神上最富有的人。当孩子们一茬又一茬带着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当他们工作后成功的消息频频传来,我都会情不自禁高兴好长一段时间。那时,我就会想起连续一个多月每晚坚持到医院为生病的孩子补习功课,想起每个星期天熬夜批改定时练习到凌晨两点过,想起每天和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在操场上跑跑跳跳,那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常使我激动不已。我想,如果我的出现能给他们带来人生的某些改变,我一定要把他们都看成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哈利波特,我一定要特别小心地呵护好他们心中那等待爆发的小宇宙,我要把我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关爱、信念、信心、勇气潜移默化给他们,用心去感受他们的需要,努力去做他们心灵的聆听者,使他们将来能成为撑起民族振兴的脊梁!我坚信,在教书育人的神圣事业中,只要光之所在,就一定会遍地花开!